网站首页

教师访谈计划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访谈计划 > 正文

教师访谈计划系列报道之李振中老师——坚定理想信念 践行务实创新

发布日期:2017-04-25    点击:

李振中老师作为太原工业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的带头人,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的所长及材料工程系的系主任,研究重点方向为材料流变学,近年来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流变学》、《塑料与助剂》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近日,我们有幸对李振中老师进行了一次专门采访,李老师全程强调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鼓励同学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务实创新。

采访志愿者:李老师,您能否根据您大学本科阶段的求学经历,对于我系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同学们提出一些学业成长建议呢?

李振中老师:如今时代不同了,在我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物质相对匮乏。所以,穷则思变,就要求自己必须努力才能改变命运。相反,现在的同学们大多学习动力不足,做事情没有劲头,缺少理想信念与动力。我想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是建设,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在学业成长过程中发展成为有想法有作为的青年人。

采访志愿者:李老师,您对我系同学们在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习上有什么建议吗?

李振中老师:大学的学习是学习方法积累和学习能力锻炼的过程。公共课是基础知识的应用,是工具学科的掌握。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工具,英语是语言工具,哲学更是基础,教会做人的道理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专业课是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融合,再应用到材料学科中来,是一种应用型学科。总之,专业课,公共课都很重要的。

材料工程系的专业课主要是学习材料的结构、性能、应用,不同材料的微观结构不同,导致性能不同,结构如何控制,表现何种性能?这是研究的重点。所以从大一开始,要学会预习,带着问题去上课。现在是信息化社会,信息获取渠道很多,比如网络课件等。资源来源更多,国家投资的硬件设施更好,社会更加公平公正,要靠自己去努力学习,努力争取,不要妄想天上掉馅饼。今天决定明天,只有今天努力奋斗,明天才会美好。

采访志愿者:李老师,您目前都从事哪些方面的科研项目呢?同学们是否可以参与其中,如果参与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李振中老师: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两个方面,流变学和聚氨酯。流变学的研究,目前在全国应用水平低,对于传统工业的改革,是非常好的工具。另一方面国家转型发展,重视流变学的研究,搭建了更好平台。聚氨酯是一种高分子材料,需要自己合成,控制分子结构,提高应用技术。

同学们想参与其中是没有门槛的,系里鼓励同学们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后期的导师制也会有具体的相关介绍。

采访志愿者:李老师,有同学想进行高分子材料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相结合的衍生方向的研究,我系是否有相关的学习平台?

李振中老师:高分子材料与加工控制能与机械软件方面结合,也是在填补国内空白。材料不是独立的个体学科,需要各种人才去研究控制它们,比如进行电子控制、软件编程等,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采访志愿者:李老师,对于想考研的同学来说,您认为如何在平时学习中对未来考研做出一定准备呢?

李振中老师:现在国家考研也在改革,硕士分为学术性硕士和专业性硕士。为适应经济发展,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专业硕士。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再为之奋斗。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研,是为了更好的研究技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公共课的学习很重要,也要多看课外文献书籍。只要有理想信念作为动力,做事情就不难!办法总比困难多!

采访志愿者:李老师,材料学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如何?

李振中老师:社会形式不同,道路千万条,好工作也能更好的成长。关键在于大学是否真的学到东西,即使不能创造价值,良好的素质也很重要。上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力,将来毕业从事本专业的人可能很少,所以要在大学锻炼自己全方面的能力。大学是一个平台,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采访志愿者:我系是否有为毕业生搭建发展、就业平台?是否适合考公务员?

李振中老师:国家、社会和学校都有给毕业生提供很大的发展平台。比如学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给了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再比如现代企业发展需要人才,传统企业的转型发展更需要人才,只要扎实肯干,发展平台和机会会很多。社会、学校都在为大家创造机会,要看自己能不能抓住。对于考取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干一行要爱一行,要脚踏实地。

采访最后,李振中老师给大家留下这样一段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人的成就,跟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有很大关系。要始终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要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负责。希望所有大学生不要辜负了大学时光,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要仅依赖于课堂课本,需要看更多的书籍学习培养更多的能力。

人生没有太多的捷径,脚踏实地很重要。